- 妈米
- 3527
- 经验值
- 3075
- 在线时间
- 537小时
- 宝宝生日
- 2010-01-03
- 注册时间
- 2010-10-30
- 帖子
- 973
- 阅读权限
- 100
- 积分
- 3075
- 精华
- 1
- UID
- 5342102
    
- 宝宝生日
- 2010-01-03
- 帖子
- 973
|
这是一道几乎所有四川人,每年冬天,都会做、都会吃的一道菜。4 K7 O K a' |3 t
/ t! G4 m( b2 ?- Y; B. D" ~
我觉得这道菜没有出现在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简直就是导演组的一个巨大失败。这是一道积累了时间、温度、肉类特色的地方美食。在四川人心目中的地位,对全国人民饮食的影响力,应该不会低于云腿吧。当然这道菜的所需要的时间,并没有那么漫长。6 L. r: ^* L7 P1 A+ B5 K5 y
. Q' f( i; [0 p' f说回正题,这是一道家常菜,在我还很小的时候,每年入冬,气温降到20度以下时,妈妈就开始在菜市场的各个肉铺店选肉了。要做出美味,食材非常重要,好的肉,安全就不用说了,更能够提升食用时咀嚼和味蕾得到的刺激与感受。
" j2 J% N' @ B D
, p v' H O+ Q$ T" S+ k做香肠的肉,通常都是猪后腿,靠近屁股的位置。妈妈说,她小时候吃的猪肉比我们的好,因为那会的猪都是敞养,猪儿满田地院子酣跑,运动的多,肉质更加细致有弹性。(如果未来是猪的世界,看到人类对猪肉的这种观念,应该会很愤恨吧,哈哈)
2 l4 @5 k/ l: B6 [, `) y/ z- ^$ f. {
选好了猪肉,用凉水洗干净(温水会刺激猪肉紧缩,这也是冬天做这道美食的很大牺牲),案板上切成大小均匀一寸左右手指粗细的长条。切出一大盆后,开始加调料。每家的调料都有自己的口味和特色,有的很爱吃麻辣,调料里少不了花椒辣椒的粉末,有的爱吃清淡,微微加些冰糖、胡椒,也是不错的。除了个性化的调料,料酒、葱姜蒜这些基础原料是少不了的。
& t) X7 k, I! S+ h& t3 q6 j, n
虽然我是成都人,但从小并不嗜辣,小时候,最喜欢的香肠,是广味的,能吃到腌渍后肉的香味,微微回甜,仔细咀嚼,烟熏后的香气四溢。念小学的时候,经常悄悄把家里的香肠带到学校里,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些自家的特色,大家把香肠腊肉撕成小缕,互相交换,评判今年谁家的味道更好,这是童年美丽的回忆。
# L3 T8 l. T S/ z3 S
' H0 t$ ?5 ~2 Y( c8 ^2012年,入冬后,楼道里不时能闻到最新制作的香肠滚煮的香气,食欲被撩拨起来,于是翻出了自己家里的存货。6 `4 F- q' H: _ B
# f R/ A! P' z" S( v
我们最常见的吃法,就是切片蒸熟直接食用,不能更简单了。
$ L1 N7 M; _" T' d
" Q8 y. b& V, C这是滚煮后出锅晾凉的香肠,看起来并不漂亮,但如果你能闻到它的味道,你会忍不住拿起来直接啃掉的。
+ N9 W( J$ J6 w; J3 g7 a# }1 M; y滚煮的过程很重要,一定要彻底滚煮,煮透,也一定要彻底晾凉。: I5 ^: d4 |8 v8 m
, m+ b: J* [; U$ `& e6 z# \
' s4 f' _3 {! l4 U" \% ?7 X6 e0 H这是姥姥在切片,刀面和香肠保持30度,均匀的切除长椭圆形的薄片。姥姥的刀法相当了得,切丝都是当当当当的,晾凉的香肠有点硬,但依然顺从的臣服于姥姥的刀下。5 J5 B+ o3 q9 ^0 T' ]
" @ W& ?! `6 q' r! c
切好了,码盘,围城圈。姥姥抱怨我码的不好看,哈哈,我就这手艺了,好吃就好了嘛,对吧。
( J1 Z) M9 T+ Y
4 `5 v" ~3 L0 x! Q! R锅里加适量的水,码好盘的香肠下锅滚水蒸,2、3分钟即可。2 m/ I2 J' V6 i
. l( c# E, ?# f" o8 V
; c2 q$ b) a6 |3 i# N4 E. y大功告成,出锅!油汪汪的有木有,哇,真想直接抓来吃掉啊啊啊……
3 |& r3 l, R/ U0 b% E/ B, q& D4 Q1 ]8 w: d
|
|